河南中兴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
常见问题

常见问题

home 当前位置>主页>常见问题

榨油设备使用注意事项

发布者:未知 发布时间:2019-02-21

  在运转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榨油机的出饼情况,并控制胚料的水分既不过高也不过低。正常的出饼应呈片状,靠榨螺轴一面光滑,另一面有很多毛纹。那么如果出现榨油机出饼异常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今天来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。

  榨油机出饼疏松无力,或出饼不成形,色泽较深,用手一捏即成碎块,这说明胚料加水太少;如榨油机出饼发软,成大片状,或出油泡沫增多,则说明加水太多。正常情况下,圆排之间不出渣或很少出渣,在条排处出渣,如出渣呈细片状说明水分多,出粉渣则说明水分少。

  此外,包括榨油机出油位置变化可看出入榨水分是否合适,当入榨水分过高或过低时,出油位置均向后移。榨油机正常运转后,含油量高的油料出油大多集中在条排和前组圆排处。条排处的出油约占总出油量的60%,前组圆排处约占30%;而末端排出油则很少,成滴不成线 ,油色很清 。

  反复榨二三次即可将菜籽或黄豆的油榨尽,在这期间可将含油较多的油渣均匀地掺人料胚中压榨,下料时要保持均匀,切忌忽多忽少,否则将影响榨油机的寿命和出油率。

  影响螺旋榨油机出油率的两大因素具体分析

  一、油料的水份:影响榨油机出油率的两大关键的因素一是油料的水份,油料中水份多或者少都直接影响出油率,一般用户都没有化验设备,几种主要油料的合适水份可按经验方法确定如下:

  (1)大豆:如果用门牙咬能切碎,用臼牙咬成扁平状,具有裂纹,有轻度的响声,则说明含水份合适。若碎成扁平状,但没有裂纹,则太湿,可用火炕或太阳晒的方法进行处理。若破碎并有很大的响声,则太干;这时需渗以适量的水。

  (2)棉籽:用牙咬,壳仁分离,壳有响声,则合适:若成扁形,则太湿。若壳破,仁成粉,则太干。

  (3)菜籽:菜籽可用两种方法压榨:冷榨和热榨。

  冷榨时:用指甲挤有响声,分成两片并有油挤出,为合适;成粉则太干,成饼则太湿。

  热榨时:需经炒料,炒后检查,用两块木板揉擦菜籽,壳与仁分离则合适。若仁成粉则太干,若壳与仁不分开则太湿。

  二、出饼的厚薄,反映出榨膛的压力大小:饼厚则压力小,饼薄则压力大。一般规律与圆排的松紧相似,即油料含油少;则压力就大,饼薄,圆排应压紧(用压紧螺母压紧);油料含油多,则榨膛压力小,饼厚,圆排应松一些。饼比较适合的厚度为:

  (1)大豆:第一遍压榨应稍厚为1-1.5毫米左右;第二遍的饼厚应在0.5-1毫米左右。

  (2)棉籽:榨一遍即可,饼厚在1-2毫米左右。

  (3)花生仁:一般冷榨2-3遍,饼厚在1-2毫米左右。

  在榨油过程中,由于各种因素不同,饼的薄厚也不同,因此掌握饼的厚度,应根据出饼情况,出油最旺时,为合适饼厚。对上述饼厚度的确切数字,决不能生搬硬套。

河南中兴粮油机械有限公司© 版权所有 备案号: 豫ICP备19005743号-2 技术支持: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 | XML | sitetxt | 营业执照  
友情链接:
  关于极限词、绝对性用词与功能性用词等广告法禁用词失效和免责声明